拉康寺颂德佛,大模,第一印,短袈裟颂德佛,由尊敬的颂德佛通猜大法师
- Artmulet Precious
- 2024年10月9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这尊颂德佛有三个有趣之处,老师解释说这些有趣之处是对那些想学习如何评估佛像的人来说应该了解的。这些要点很重要,因为在参观佛像市场时,可能会遇到类似的佛像。如果事先有知识或经验,尤其是视觉上的熟悉度,会帮助更准确地评估佛像的价值。
第一,这尊颂德佛的袈裟线仅模糊可见。如果成员仔细观察,管理员之前发布的短袈裟颂德佛具有更明显的线条。老师提到在佛像市场上,可能会发现许多袈裟线模糊甚至几乎看不见的短袈裟颂德佛,比那些线条清晰的还要多。因此,他建议成员不要误以为短袈裟颂德佛必须始终有清晰的线条。也有袈裟线模糊但有价值的佛像。出于好奇,我问老师更喜欢清晰还是模糊的线条。他说这是个人偏好,但他更喜欢清晰的袈裟线。
第二,老师指出,这尊佛像的主佛头部在正面略显扁平。这是因为这尊颂德佛缺少通常在鼻子部位的小凸起。老师推测这是因为模具压得太浅,导致袈裟线不够清晰,脸部深度也丧失了。这种浅压也影响了底座的锋利度。根据老师的说法,这种特点的颂德佛很常见,甚至可能比那些深压的还要多。因此,他鼓励成员熟悉这些浅压的佛像。
第三,管理员个人疑惑为何这尊颂德佛的颜色与其他不同,看起来不像是覆盖了表层再脱落的。这尊佛像表面呈现淡棕色-黑色,但不深。询问老师后,他解释说这尊佛像原本是白色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表面形成了淡棕色的自然氧化。如果观察框架内侧和第一层底座下方,可以看到更深的棕色斑点,这是同样的氧化物,但浓度更高。这一独特特征使这尊佛像与众不同,因为在其他佛像中很少见到这样的特征。
老师对佛像的艺术细节做了以下评论:
佛像沿模具外缘修剪,使模具框架清晰可见。在左侧,框架垂直切割到主佛的肘部,这是拉康寺颂德佛大模的典型特征。
佛龛的框架大而圆,像切开的藤条。第一模的框架是所有拉康寺颂德佛模具中最大的,并垂直收缩。
佛头大而圆。这尊佛像的正面略显扁平(如前所述)。头发顶部尖细,底部大且呈锥形。
两耳清晰锐利,左耳比右耳更明显,因为成型技术使左侧看起来更深。这使得像左耳这样的细节更加突出。
肩膀呈方形,袈裟线从左肩延伸到胸部,但仅模糊可见,只有淡淡的阴影。两臂圆润,垂直。左臂显示出轻微的下沉,这是拉康寺颂德佛大模所有模具的典型特征(除了长袈裟模)。左肘下方有一条细袈裟线延伸到左膝。左脚延长,横放在大腿上,伸到右膝(由于压得较浅,图中看不太清楚)。
第三层底座呈圆长枕形,第二层底座像狮腿桌。桌上的淡线是模具移动的痕迹。第一层底座宽而平,右侧切割成斧头状。
佛像背面平整,有针孔、虫洞和矿物沉积物。最显著的是沿边缘的裂缝,通常称为“蜘蛛轨迹”,在这里氧化物更加清晰可见,增加了佛像的整体美感。
我要感谢Thanatat Thongniam先生慷慨分享这尊颂德佛的图片,让老师描述其独特特征,以造福那些有兴趣研究佛像评估的成员。非常感谢。
Comments